大家好,我是薛哥。最近VIP会员群的读者咨询程控电话交换机系统技术规格书,今天分享一套,非常的全面。
此套完整的word方案素材
第一节总则
1.1.1.说明
A.程控交换机系统须是一套全电子智能数字式程控交换机为基础以配合管理业务操作,一般可提供多种服务功能,包括存储过程控制,时分交换系统连自动诊断维护程序,自动计费,ISDN,并配合国际直拨和国内直拨、专线、传真、数据等。(设备配置须满足附件“语音交换机设置要求简表”)
B.程控交换机系统设备须在交换线路上配有双音多频(DTMF)拨号,并能转变成脉冲拨号传送到当地运营商的网络上。脉冲信号须符合国家规范,音信的频率如振铃、忙音等亦需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C.所提供的系统须为扩展箱柜型,交换设备需放在由金属制成的防尘柜内,只需在柜内增加设备或另加机箱,中继线、分机线路和内部连接线路的容量可在将来增加。
D.本节技术说明书规定可接受系统设备的最低质量标准及最少的使用功能。主要项目须釆用制造商制造的标准设备,工厂式接线。不接受改装或改变接线的设备,以达到技术说明书所要求的功能。
E.系统设备须包括为实现所要求功能而必须的所有设备、电缆、供电电缆、供电组件、终接、人工及一切附件和所有的服务。系统设备均须为最新型号。其中需更换的零、配件必须保证在保养期终了之后在五年期内仍可以得到供应。
F.凡未列入本技术说明书或图中,但又是本系统运转所必须的任何设备、材料,也应包括在合约工程内,不可追加额外费用,予以提供。
G.承包单位须在程控交换机系统中,包括一套能与酒店管理计算机系统能够完全交接交换信息软件的硬件设备,并保证TMS(电话管理系统)、拨号计费系统与酒店管理系统(PMS)顺利连接开通。
H.系统须通过ISDN、PRI、30B+D接口以多模光缆及UTP连接,并需提供30B+D和20对模拟线路的切换,当数字线路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至模拟线路保持信息交换。
I.本规范书须与图一并阅读。任何项目如未在上述两者一中提到但为满足本规范书所提出之要求和履行保证所必需或为本系统之正常运行所必需则均须提供而不使业主承担任何额外费用。
J.在回标文件中,需提供下述资料:厂商的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书、产品国家强制性认证CCC证书、产品具有的信息产业部入网证、原厂在国内情况的介绍(人员结构,服务体系,研发机构)、提供PABX厂家对本项目的授权证书和质量保证说明。
1.1.2.资料呈审
在工程进行中的适当阶段,至少须报送下列文件供审批:
A.详细的设备和部件表,制造厂商的数据和样品。
B.接线系统图和详细的接线图。
C.控制/指示屏之详细结构图,屏面布置和卷标之名称。
D.与其它系统交接安排。
E.对建筑及结构之要求。
F.建议的工地试验步骤和报告格式。
G.竣工图。
H.完整的试验和试运转报告。
I.制造厂商印制的安装,运行和维修说明包括所有设备之安装和操作程序,接线详图,回路接线详图,零件清单,建议的零配件清单,所提供之需配件清单,维修和建议的维修内容和频率。
1.1.3.系统联网要求
A.1#酒店设一套语音交换机(800门)、2#酒店设两套套语音交换机(800门、500门),3#酒店设一套语音交换机(800门), 会议中心和会展中心各设一套语音交换机(300门),6套独立的交换机通过办公网络连接。
B.每套设备都有独立的中继出局。
C.通过园区网络进行组网,协议采用H.323或SIP,可实现透明组网。
D.每2台PBX之间,都需提供连接通道。
E.交换机组网实现跨平台客人姓名、房间号以及VIP信息显示、基本电话呼叫、跨平台来电号码显示和姓名识别、跨平台呼叫分配、跨平台遇忙转回话务台、跨平台服务等级显示、跨平台不顾免打扰:可不受免打扰限制直接呼入分机、跨平台动态访问用户呼叫资源(语音邮箱, 文本邮件, 等.)、跨平台呼叫保持、跨平台强插、忙灯场监控等功能。
1.1.4.系统总体要求及说明
F.系统应提供高可靠性:支持分散的控制方式,无单点故障,媒体服务器双机热备份。
G.系统应具有先进性。支持TDM和IP技术,根据用户需求可灵活配置。
H.系统应具有开放性。支持标准的电路接口信令和IP通信协议。
I.系统应具有可扩展性。软件支持客户机/服务器的架构,硬件支持模块化的叠加。
J.系统须满足附件《程控电话交换机及网络设备标准》有关程控交换机的部分。
1.1.5.系统技术要求
A.语音交换机设计架构
a.在体系结构方面,语音交换机应是统一话音和IP通信的基础设施,可为酒店建立下一代多媒体通信网络,作为企业可在同一个共同传输基础设施上提供一个系统协同工作的智能交换机和服务器,使IP网络与话音和多媒体应用协同工作。
b.为避免在融合过程中技术混乱和服务丢失,语音交换机应能支持酒店通信演变一步一步地推进。因而,话音解决方案必须能够支持多方面配置,即可以担当一个传统PBX,可提供传统PBX的所有电话功能和通信技术,又可提供在IP网络上的分布式系统,或支持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混合体系结构。
B.语音交换机硬件结构要求
a.语音交换机的硬件体系结构支持分布式概念,可以灵活的来设计语音网络架构。
b.语音交换机的硬件媒体网关遵循无阻塞的交换体系结构,支持窄带和宽带的通信应用。
c.语音交换机可提供不同容量的硬件媒体网关,并可以灵活的叠加扩充。
d.语音交换机的接口板提供较高的集成能力,可集成电源、网络控制、铃流、DTMF等资源。
e.语音交换机的硬件机架支持通用槽口。
f.语音交换机的硬件媒体网关可以通过IP、光纤或铜轴电缆等互联。
C.语音交换机软件结构要求
a.语音交换机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应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b.语音交换机系统软件支持所有的通信终端,包括:模拟电话,数字电话,IP电话,H.323终端,SIP电话。
c.呼叫处理软件应运行在UNIX或Linux等开放的操作系统之上。
d.呼叫处理软件应支持传统PBX所有的电话功能(500种以上),同时又支持IP应用的电话功能,并支持无绳电话的应用功能。
e.呼叫处理软件可提供本地以太网TCP/IP通信连接,系统IP地址是可管理的,并且应被保护免受以太网组播的影响。
D.语音交换机可靠性要求
a.语音交换机的呼叫处理服务器、存储单元(硬盘),和其辅助设备应是全冗余的,可提供99,999%可靠性比率。
b.所有硬件媒体网关(机架)的电源变换器也必须是冗余的,在每块接口板中应具有集成的独立的变换器。另外,每块接口板板将集成所有依照所支持的接口数量要求的附加辅助装置,如Q23探测器、三方会议等。
c.语音交换机呼叫处理软件支持双机热备机制,并能满足内置CPU板的备份方式,和外置服务器的备份方式。
d.语音交换机的呼叫处理软件可以支持异地备份机制,两台呼叫处理服务器可以通过LAN/WAN连通实现异地备份,不需要额外的光纤的连接。
e.远程的媒体网关支持可存活机制,当WAN断路后,远程媒体网关可提供内置的Modem连通中心点的媒体网关,实现信令的再连通,保证远程网关的可存活。不需要在远程网关上增加额外的呼叫处理软件。
f.一旦硬件或软件出现问题,操纵切换的机制不能是附加设备而必须被集成在每个CPU里。主用的呼叫服务器永久地控制其备份的可用性,任何问题必须通过告警立即通知。
g.当主用的呼叫服务器硬件或软件故障,备份呼叫服务器必须立即接管进程。切换对于用户而言必须是完全透明的,没有系统再装载、被建立的内部或外部通信故障。
E.语音交换机IP语音服务质量要求
a.语音交换机可提供话音同其他数据通信媒体区分的服务质量,以允许通过配置了QoS服务器功能的交换机或路由器区分网络中优先级。并据此区分业务流优先次序的网络控制机制。
b.语音交换机应支持基于目前业界标准的两类QoS客户端:1)第二层VLAN标记的IEEE 802. 1p/Q;2)面向第三层应用的:修改的服务类型域(TOS)Diffserv包标记。
c.语音交换机提供IP域功能:1)为限制WAN上的话音呼叫数量而不限制停留在LAN里(无带宽限制)的本地呼叫数量,所有分支办公室里的IP电话被配置在同一个域里。因而,域外的通信要求被限制;2)域内和域间话音压缩/数字化算法可以是不同的。典型地,支持本地(场所内,仅仅)呼叫基于G.711无压缩PCM标准,而离开场所的WAN呼叫使用G.723.1 或 G.729/A压缩。
F.增值电话服务
a.多国语言服务:语音交换机可以同时支持8种以上的语言,电话终端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自己修改显示语言。这一修改必须同步电话和语音信箱、语音提示。
b.语音提示服务:为使用大多数可用的系统特性(特别对于模拟终端),用户可以在任何通信位置通过使用多语言的语音向导得到在线帮助。语音提示必须根据与用户关联的语言而被广播,在一个向导上的语言混合是不可接受的。
c.复线电话设备:这一功能使得用户可以从具有一个目录号码的同一个电话设备上同时管理几个呼叫。在一个特定时间,只有一个通信是活动态的,其他使用中的通信被保持,用户将被清楚地告知挂起的通信的状态。
d.复号的电话设备:一个专用的电话设备的每一个接通都可以被分配一个不同的电话号码。在一个特定时间,只有一个通信是活动态的,其他通信被保持,用户将被清楚地告知挂起的通信的状态。
e.复线和复号电话设备:综合了前面两个功能,每个电话号码可以有几个复线。
f.多方会议:允许可变数量的内部和外部的呼叫在语音交换机的会议桥中一起交谈。用户通过拨打会议前缀和预先定义的接入代码接入会议。可以在空闲状态,在通话中,在查询模式或被设备或话务员转移来接入会议。外部的通信者可以从一个设备或话务员控制台连接到会议,或者可以使用DISA完成连接。每个参与者可以在任何时候退出,而不打扰会议。在最后一个参与者挂机后“多方会议”被释放。一组会议所支持的参与者应不少于25方。
g.具有会议主控的多方会议:“多方会议”允许可变数量的参与者在监控并管理会议的会议领导的控制下一起交谈。主控的会议提供三个主要服务。会议参与者可以是内部或外部用户。会议领导通过个别地呼叫参与者或通过预先设定的列表设立会议。会议领导可以和一个参与者进行私人会话,并在任何时候释放一个参与者,该参与者不再包括在会议中。在会议的最后,只有领导能够释放会议。一组主控会议所支持的参与者应不少于25方。
h.多运营商选择:最廉路由功能将允许每个呼叫直接或间接接入到最具成本效益的运营商。这个服务对用户是透明的,并且不考虑物理的运营商连接。目的电话号码必须被修改以适应运营商编号方式方案(通过增加、消除或转换数字),但是被拨的号码和被修改的号码必须都被存储在收费记录单中。如果最廉路由运营商不可用,呼叫者根据运营商溢出权限被导向到另一个收费较高的运营商。用户将由友好的语音消息被通知路由更改,然后如果呼叫并不紧急,他可以挂机并稍后再试,或等待备选的运营商溢出。在等待消息的最后,呼叫被转向到第二次选择的运营商,号码象先前的情况那样被自动适应。